天津日讯 - 天津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娱乐新闻 > 戏剧演出 复刻唐代生活场景的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上热搜走红

复刻唐代生活场景的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上热搜走红

发布时间: 2021-02-20 17:58:2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吴桐
难以想象,一个地方电视台春晚舞蹈节目,竟然在播出后霸占微博热搜5天,持续引发观众热议。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做到了。

《唐宫夜宴》剧照。 资料图片

《唐宫夜宴》剧照。 资料图片

难以想象,一个地方电视台春晚舞蹈节目,竟然在播出后霸占微博热搜5天,持续引发观众热议。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做到了。

一群娇憨灵动的“唐朝小胖妞”,走出《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古老画卷,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文物之间,上演了一场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近年来,舞蹈节目爆款频出,《晨光曲》《朱鹮》登上央视春晚广受好评,《丽人行》成为电视综艺晚会常客。如今《唐宫夜宴》的走红,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次技术与艺术的精彩碰撞。

古典舞的复兴

《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的14位女演员表演,灵感来源于河南博物馆的一组唐三彩乐俑。为了演活丰腴的唐代侍女,她们穿上了塞着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特制棉花。眼角画上两道月牙,那是唐代潮流面饰“斜红”。繁复的发饰加上唐三彩色样的纱衣,“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出现在眼前。

在《唐宫夜宴》之前,曾有爆款舞蹈《丽人行》还原杜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场景,同样展现盛唐气象,但风格大相径庭。“以前看过的古典舞,大多追求动作和表情抒情唯美,《唐宫夜宴》不一样,幽默谐趣,人物憨态可掬,充满烟火气,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观众周妍说。

巧合的是,3月12日至13日即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上演的舞蹈剧场《俑Ⅲ》,灵感也来自汉唐舞俑。青年编导田湉发掘古代文物形象、古代文化资源并熟练运用到《俑》系列作品的创作中。《俑Ⅲ》各段落独立成章,由《簪花》《唐乐宫图》《胡服美人图》《蹲蹲舞我》《塞外》《穿深衣的贵族》《小踏歌》《行吟图》八支舞蹈组成。

谈到《俑Ⅲ》的创作理念,田湉说:“‘做旧’与‘时尚’两极相通。一边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历史感和过去原本的东西;另外一边是做当下、当代、未来和自己。它们的两端是相通的。”

在B站上,《唐宫夜宴》的视频已有近400万次观看量。周妍说:“汉唐舞是什么样的,有学者的考证,也有艺术家的想象。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复兴。”

技术改变艺术

《唐宫夜宴》只有5分多钟,却实现了不同场景和视角的花式切换。开头在虚拟的博物馆场景中,唐代乐俑复活。梳洗完毕,赴宴的过程中,出现“人在画中游,前阻青山,后倚廊桥”的幻镜。最后,场景切换至大气磅礴的宫廷,空中飞鱼,乐师起舞,恢弘绚丽。

要实现虚拟与现实的重重转换,《唐宫夜宴》借助了数字媒体技术的魔力。演员们在舞台录制了一遍,又在棚内录制了一天,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合成,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制造出“梦回大唐”的效果。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授代晓蓉指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舞台上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和普遍。今年央视春晚,观众就看到了虚拟歌手洛天依和真人歌手一起演唱。

代晓蓉认为,重要的不是技术有多么尖端,而是如何用技术去丰富艺术创作语言。“《唐宫夜宴》最成功的地方在创意。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复刻了唐代生活场景,让博物馆里的乐俑复活了,人物形象很鲜活,场景转换很精彩,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此外,新民乐的运用,也把唐代的气度、雍容、昌盛表达出来。”

《唐宫夜宴》借用了众多国宝文物元素,杂糅了纷繁的视觉形象。有观众觉得“目不暇接”,也有观众觉得“过于芜杂”。代晓蓉建议,《唐宫夜宴》的视觉风格可以更统一,让作品的色彩、质感更加考究。

  • 关键词浏览:
  • 唐宫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