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丘吉尔的个人情感描绘细腻
第一次用“V”字手势弄反了。
《席德与南茜》
《惊情四百年》
《汉尼拔》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饰演小天狼星。
其饰演的丘吉尔
加里·奥德曼
NO.552 《至暗时刻》 79分
观影时间:12月5日
观影地点:百老汇影城国瑞城店
观影人数:15人
11月30日,是英国传奇首相丘吉尔143年的诞辰,次日《至暗时刻》上映。电影讲述的是1940年5月一整个月的故事,从丘吉尔当选“战时首相”开始,他面对惊慌失措的全国民众、保持怀疑态度的君王,以及身处于陷自己于不义的政党同僚们多方夹击下,熬过最黑暗的时刻,团结国家,改变世界历史。影片上映后获得不少影评人的赞誉,口碑持续走高,烂番茄新鲜度86%,Metacritic评分74,尤其是扮演丘吉尔的加里·奥德曼的表演,被公认为是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种子选手。至截稿前,虽然只在内地影市斩获近2000万票房,但依旧不应忽视这部影片的独特魅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记片充斥市场,按时间线来分主要是两种,一种从人物的出生到其年老或死亡,例如《本杰明·巴顿奇事》、《海上钢琴师》等;另一种则是截取人物的某些特殊时刻来进行拍摄,《至暗时刻》就是这样,同时它选取的是丘吉尔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个时间段:从出任英国首相到最著名的“丘吉尔演讲”,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之前。这是一部少见的各个环节都充满着传记片魅力的电影,尤其是作品中的丘吉尔成为一个足具性格魅力的普通凡人,导演乔·怀特将丘吉尔从伟人包袱中剥离出来,再加上奥德曼精致的演出,比如他的猫、他光着身子从浴室出来、在厕所里打电话、还有必不可少的雪茄和酒。在观众面前的不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代伟人,只是一个执著可爱的坚持者。
什么是演技教科书?
此次表演就像一场马拉松
此次扮演丘吉尔的加里·奥德曼,有着极为丰富的表演经验与辉煌的演艺生涯,无论是狂野的《杀手莱昂》或是邪魅的《第五元素》,还是内敛的《蝙蝠侠》、深沉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都是他的代表作,而《至暗时刻》更是被交口称赞为奥德曼表演生涯的巅峰,这也是他完成的一次凝聚毕生功力的汇报演出。在观众面前的奥德曼,几乎把整个人藏匿在特殊化妆中,观众根本看不到任何戈登局长或是《哈利·波特》里“小天狼星”的影子,事实上,为了变身丘吉尔,奥德曼这位“千面演员”和他的团队下了很大的苦功,谈及此次表演,奥德曼表示自己就像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拍摄总用时纪录几乎创下了世界之最。
外形 特效化妆达200小时
为了外形上贴近丘吉尔,奥德曼必须从体型上增肥,甚至出现了双下巴。他每天需要花4个小时上妆,累计忍受超过200小时的特效化妆。回忆最早的特效化妆用的几乎是发泡乳胶,还有盖住整个眼睛的隐形眼镜,奥德曼说,“现在都用硅胶,这些材质很柔软,我记得以前扮演怪物用的隐形眼镜都是玻璃做的,一次只能戴15分钟,不然眼镜就会黏在眼球上脱不下来,现在技术先进了很多。”奥德曼很支持传统的特效化妆技术,“现在人们太依赖于电脑特效,这次负责特效化妆的辻一弘有自己的独特秘方,我不知道他具体怎么做的,但总之是非常高级、带有艺术性的技术。”
工时 每天工作19个小时
开拍后,奥德曼的日程就变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每天都要工作19个小时。不到凌晨三点就出现在化妆室。导演怀特甚至笑称每次拍戏和在片场见到的人都是丘吉尔。在片中饰演丘吉尔妻子的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还兴奋地表示,“彩排的时候,奥德曼的定妆照甚至被丘吉尔档案馆的管理员错认为剧组找到的历史资料。”对于完美的造型,奥德曼却有自己的看法,“特效化妆足以以假乱真,但我们也走过弯路,有时化得太深、走得太远,后来才拉回来了一点,减少了一些化妆,对我来说,至少要让镜子中的丘吉尔也在看着我,要在丘吉尔和奥德曼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言行 在政治家与酒鬼之间
对丘吉尔的很多特点,奥德曼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在他看来,丘吉尔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看似有勇无谋实则足具智慧,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酒鬼,“我需要通过自己的表演传达两方面的观点,一是对丘吉尔解决了二战困境表达尊重;二是要深入体现出关键时刻两方面的情势对比,质疑绥靖主义和其中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这一点怀特相当赞同,他表示《至暗时刻》想做的是让丘吉尔这个被神化的伟人“走下神坛”,“他有强大的公众说服能力,他也有脆弱的自我怀疑,我们想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丘吉尔”。赖特表示,在研究史实资料的过程中他意外发现丘吉尔是个很搞笑的人,这一点也是吸引到非英国观众的最大魅力点,以此他决定让本片具备了此前同类题材不具备的娱乐属性。
■ 彩蛋
丘吉尔与哈利·波特
加里·奥德曼是第五位扮丘吉尔的“哈利·波特”演员,前四位分别是《丘吉尔的秘密》中的迈克尔·冈本(在《哈利·波特3》到《哈利·波特7》中扮演邓不利多)、《国王的演讲》中的蒂莫西·斯波(在《哈利·波特》中饰演虫尾巴)、《不惧风暴》中的布莱丹·格里森(在《哈利·波特》中饰演“疯眼”穆迪)以及《战争与回忆》中的罗伯特·哈迪(在《哈利·波特》中饰演福吉部长)。
丘吉尔与帽子
丘吉尔是很喜欢戴帽子的人,为了还原自然要在细节和道具上下工夫,片中,丘吉尔的帽子是由洛克公司制帽商独家制造提供的,这是全世界最老的帽子店,于1676年成立,从纳尔逊勋爵到大卫·贝克汉姆,都戴过他们的帽子。而西装,制作组则找到了丘吉尔当年的裁缝——创立于1806年的萨尔维街的亨利·普尔公司裁缝们为奥德曼制作了他的衣服。至于高希霸世纪的雪茄、宝玑的怀表、鞋,这些是唯一的例外,只能进行定制,因为当年的供货商已经不在了。
每接一个角色,加里·奥德曼都很“害怕”
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都是从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开始被英国演员加里·奥德曼圈粉的。片中其饰演的邪恶警察杀人犹如指挥演奏般优雅。你很难想象这个散发着恶魔气质的警察与《蝙蝠侠》系列中一身正气的戈登警长竟然是同一人。
虽然出道已有30多年,但加里·奥德曼一直与奥斯卡缘分颇浅,离得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凭借《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提名最佳男演员奖,最终铩羽而归。在国内正在公映的电影《至暗时刻》中,他饰演的丘吉尔收获了无数好口碑,被视为明年奥斯卡表演奖的有力竞争者。
编译:滕朝
“脱胎换骨”是演员的必修课
如果没有影片前期的各种宣传,相信观众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至暗时刻》中的丘吉尔与加里·奥德曼联系起来。其实,这种“脱胎换骨”的表演,对奥德曼来说并非首次,细数其履历,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可塑性极高的演员,就像一条“变色龙”,通过改造自己的声音、发型、步态,甚至身体构造去创造新的角色。
“对每个演员来说改变都是必要的,如果你总是一个接一个地演主流角色,你真的会思想枯竭,因为那些角色和人类本性相违背。”奥德曼喜欢人性的这种变化性和扭曲性,并且擅长挖掘出某些动人的、脆弱的东西。
减肥到厌食
1986年,奥德曼在电影《席德与南茜》中饰演一名整日沉迷于毒品的摇滚青年。该片根据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朋克乐队贝司手席德·维舍斯的经历改编而成。奥德曼为了更接近角色,特意报了贝司课程,花30英镑买了一张席德的素描写真,每天听席德的谈话录音,穿席德的皮衣在房间里揣摩角色。他还与吸毒者生活了一段时间,“你得看看吸毒者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毒品首先在哪儿起作用,它是怎么击中脖子的后面,然后是腿的后面。”
最为疯狂的是,他在6周时间里体重由150磅减到了115磅,每天只吃一点生菜、蒸鱼和莴苣,开始变得厌食,最终奥德曼因为营养不良被送进了医院,导致电影推迟了一个星期才开拍。然而,影片呈现出的效果格外惊人,他在片中有一场演唱《My Way》的段落,席德的母亲看过后说,感觉自己的儿子又回来了。
变声+睡棺材
奥德曼在模仿口音方面极具天赋,纽约州、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区域性的口音,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在电影拍摄片场,模仿迈克尔·凯恩、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等演员,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余兴节目。
为了演好电影《惊情四百年》里的吸血鬼德古拉,奥德曼在角色的口音上下了一番工夫。看完剧本之后,他能把德古拉的声音想象出来,却不知道如何转化成表演。于是,他在加州找到一个从特兰西瓦尼亚(传说中吸血鬼故乡)来的人,又找来一位声乐老师,在训练了半年后,把自己的声音降低了整整一个八度。此外,他还向剧组借来了一口棺材,没事就躺在里面体验角色。
“毁容”
2001年,奥德曼出演了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影片《汉尼拔》,在片中饰演一名被汉尼拔毁容的恋童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以一张惊悚的脸出镜,特效化妆无法做出任何表情,但他仅用一个能够转动的眼球,就表现出了贪婪和仇恨的眼神,再加上沙哑的声线,令人毛骨悚然。而奥德曼自己也完全乐在其中,“这是我演艺生涯中最爽的一次。虽说因为我的肢体受到束缚,但我觉得自己的心在飞扬,就好像一直在过万圣节,戴上面具,套上戏服,假装别人都不认识你了。”
童年时的一部电影让他迷恋上扮演衰人
加里·奥德曼16岁进入英国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对于如何塑造角色,他的表演老师经常让他在头脑中这样想象:“你的角色在童年时,卧室的墙纸是什么颜色?”“他在1962年圣诞节的晚上在做什么?”
即便如此,奥德曼对自己扮演的每个角色还是会感到惊慌失措,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即使是在多年后塑造了如此多经典形象,他在接到一个角色时还是会自我怀疑:“为什么是我?”连他自己都承认,“我演戏的触发点,就是‘害怕’,一旦克服了这份不安全感就好了。”而奥德曼战胜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为角色做好充足准备。
对于为何热衷于反面角色的塑造,还要追溯到他童年时期看过的一部电影《不屈的布鲁斯》,他被片中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的表演深深折服,“我想成为他那样的反派主角。我对我接受的糟糕的教育很愤怒,我想拿一把机关枪,然后坐在屋顶上,就像麦克道威尔那样打死校长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喜欢扮演那些乱七八糟的衰人。”
原来养个孩子比导演一部电影还难
加里·奥德曼的父亲是一名焊接工,整日酗酒。在他7岁时,父亲离开了家,奥德曼在母亲及三个姐姐的照顾下长大。父亲出走的这段经历对其整个人生影响很大,以至于成年之后的奥德曼成了父亲的翻版,染上了酗酒的恶习。
奥德曼的父亲在60多岁时因长期受酒精侵蚀而去世,这让他下定决心戒酒。虽然奥利弗·斯通认为戒酒会让他在表演上失去优势,但奥德曼还是接受了艰难的入院治疗,成功戒除酒瘾。与此同时,他在43岁时与第三任妻子离婚,成为一名单亲爸爸,他做了一个重要选择:把事业暂放一边,用更多时间照顾两个孩子。他不想让自己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
“养育孩子是我做过最难的事,比导演电影还难”,这是奥德曼在成为单亲爸爸后最深刻的体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在1997年导演了电影处女作《切勿吞食》后,一直没再拿起导筒。那段时间,离家近、周期短、片酬高成为奥德曼选择角色的首要考虑因素。为此,他拒绝了很多演员不会拒绝的角色,也演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如《死鱼》《脚尖》《罪不可赦》等。
然而,也有一些意外惊喜,比如《蝙蝠侠》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让奥德曼用最少量的工作,赚到最多的钱。他还因饰演小天狼星,在儿子的学校引起了轰动。